回转窑轮带断裂有哪几种情形?
发布时间:2025-07-08
回转窑轮带断裂可分为两种情形:
1、轮带早期非正常接触疲劳开裂
在回转窑运转过程中,轮带表面实际承受一周期变化的动载荷。在轮带表层内3~4mm及5~7mm位置,分别存在交变载荷和脉动载荷。在该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微裂纹与接触应力平行或成45°夹角。随着裂纹扩展及其他外弯矩的作用,裂纹向表面纵深方向进一步发展,甚至贯通、脆裂,造成表层剥落破坏。
造成回转窑轮带表面早期接触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是:轮带投入运行后,高硬度成分偏析区表面磨损量小于正常区域磨损量,致使该区域表面凸起,从而造成应力集中。在此应力作用下,轮带表层中存在非金属杂物处及有铸造砂眼等缺陷处,首先形成微裂纹,然后因该区域材料硬度高、塑性低、韧性低而得到快速发展,导致轮带开裂。
外界条件如腐蚀介质(冷却水)渗入,窑的窜动,轮带温差等都会加速轮带开裂。
2、轮带低温脆性断裂
一般轮带材料在0℃以下,冲击值很低,几乎无任何塑性变形能力。因此在低温条件下,较小的应力就足以使轮带发生脆性断裂。轮带属于大型铸钢件,不可避免地要存在铸造缺陷如砂眼、夹渣、夹物等。
据调查,轮带内侧裂纹起源位置大多有砂眼和夹渣。正常情况下停窑检修,窑体温度从150~300℃降至大气温度,整个窑体将有所缩短,使轮带产生不均匀的内应力,轮带与托轮的作用点发生变化。冷窑的突然启动,使得正处于低温脆性状态的轮带发生脆性断裂。
轮带低温脆性断裂,多发生在冬春季气温偏低或严寒地区。
以上答案仅供参考。
来源:水泥备件网
(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)